解放战争那阵子一提华北野战军,脑子里浮现的其实就是晋察冀野战军那块老牌子。聂荣臻管这摊,全行业里没人不服他搞根据地那一套,战术里头就认准“敌后发展”“群众搞自卫”,起步一个独立团加地方武装,三千来号人,硬生生给拉扯出一个晋察冀根据地,整个华北敌后变成游击战的红色样板。谁说人少就干不成大事?聂帅这套,把根据地业务卷到了全国标杆级别。
人话没吹牛,聂帅那种能一块臭水沟里捞出红色根据地的狠劲,别说抗战,解放战争一开场,也就他能把地方政权,党群关系,后勤医疗,各种支前群众卷得风生水起。可真说要带几万人、十万人的部队去和傅作义、阎锡山、蒋介石对阵,大兵团那种集团军级别的打仗,朋友之间开玩笑,都是说聂帅总慢半拍,遇到大事先在脑子里琢磨三十遍才敢下令。谁都说他稳,稳得有点像那种办公室领导,什么事都协调好再定,现场反应没那么快。
毛主席早看透。抗战还在山里跑的年代,就想着给聂帅配个能帮着快刀斩乱麻的副手。后来才遇上萧克,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出身,打“冀热察挺进军”,名声响,战术底子厚,毛主席心里打算盘:萧克过去就是陈毅粟裕那种模式,主帅能定方向,副手冲在一线打仗,互补刚好。萧克临场经验多,按理说真能补这个短板。刚上任那阵晋察冀野战军打仗确实有点起色,但解放战争一开场,傅作义在那儿杵着,硬茬子,萧克的能力卡住了,张家口那么大块地都丢了,毛主席的期望落了空,萧克没能当好这个黄金搭档。
萧克这一关没闯出来,毛主席又把目光盯上了徐向前。徐帅“老革命”了,在军事指挥那一行都公认是扛得住场子,三大战役各路将军能听他的,真能把这些大兵团指挥短板补上。毛主席都安排好了,等着徐帅到岗,担纲华北,和聂帅搭班子。
偏偏这个节骨眼上,徐帅身体出状况,根本没法扛华北那种高强指挥节奏,不得不暂时搁置。后面健康恢复了,被派到山西,阎锡山那种老牌地主武装,被他搅得鸡飞狗跳,山西全解放,徐帅是头号功臣。他这一下没能和华北野战军结缘,算是历史里的大遗憾。聂帅身边还是没有那个“共同扛把子”,大兵团指挥的坑,临时只能空着。
徐帅没来,华北野战军的问题悬着。那阵子朱总司令见华北指挥一团乱麻,亲自跑来收拾,整顿部队,给下一任选兵、配将。杨得志接棒萧克的位置,没有多说废话,直接下场把作战部署撸一遍,该调、该换、不磨蹭,一通操作之后,华北野战军迎来了清风店大捷,两万多敌人歼灭。石家庄也是硬仗,拿下后又消灭快一万敌军,这连续两场胜利,杨得志被全队点赞。当天部队士气一下子飙升,外头再没人小瞧华北野战军。整个队伍指挥和战役素养,都被杨得志盘活了一大截。
但杨得志也救不了全部,指挥没达到“神操作”级别,新保安战役直接暴露短板。那次围歼郭景云的第35军,失误一爆再爆,眼看包围圈要破,郭景云就要溜了。毛主席亲自盯场,立刻调整战局,找回节奏,这才没让煮熟的鸭子飞掉,35军全部歼灭。这个故事传下来,谁都明白,聂帅指挥大兵团战役的能力,不够一锤定音,大场面还是要靠高层来兜底。
兵力说起来不寒酸,华北野战军那会最高管着三个兵团,几十万人马,晋察冀根据地人口鼎盛期快破千万,补充兵源简直是手到擒来。跟东北比,按人头不落下风。可真到前线见真章,和东北野战军、华东野战军比,战斗力、战役成效差距看得见。人民网、新华网这些数据都在那摆着,解放战争全程,华北野战军歼敌总数、攻打坚固阵地的能力,都比“东野”“华野”落两格。同期大歼灭战,“东野”一块消灭数万,“华野”攻下济南那种坚城也是破天荒的记录,反观华北野战军最多清风店、石家庄,加一起还不够人家一场仗,人力资源没发挥透,全靠地方根据地在顶。
根本原因不是兵力少,核心是大兵团指挥体系落后,团队协作慢半拍。东野、华野模式,粟裕徐帅这些人直接带兵团冲锋陷阵,主帅能亲自拍板,前线有突发能马上定调子,下达命令快,全队响应及时,关键时刻像一部机动的“战斗发动机”。华北野战军走的是“分工合作”,聂帅统揽,根据地搞稳定,后勤政权、党群关系、作风建设,他全包,但战役决策全交给副司令、兵团长。几个人,各自管一摊,没主帅“指挥一盘棋”的感觉。好处是地方稳,补给链不乱,但坏处也是真的有,一到战场现场反应慢,行动碎片化,决策层来回推敲,打仗就拉了后腿。
大兵团操作质感不够明显,碰上傅作义、郭景云、阎锡山这种专业反打高手,打法僵硬、心态拖沓,整个队伍短线进攻拉不起来。东野、华野有粟裕、陈赓那种主帅、副帅组团带队,现场调度,能随时改部署。华北野战军这块缺的就是副帅硬核“搭配”,萧克没凑上,徐帅身体出状况,杨得志虽猛但也只能救场,没成黄金组合。更缺那种临场机动、迅速反应,一遇到复杂战役还得往上找毛主席兜底。这种体系,决定了华北野战军只能做根据地“后方擎天柱”,前线大歼灭战,永远不是他们的主场。
综合来看,华北野战军最大的无奈是缺大兵团主帅、黄金搭档。聂荣臻能把根据地变成示范区,可大兵团打仗,“前线指挥官”那个坑换了三轮人,毛主席三次补短板,萧克差点成了,徐向前擦肩而过,杨得志救场拉升,但体系短板没补齐。主辅最好搭配像陈毅—粟裕,林彪—刘亚楼,结果聂帅三次找副帅都没凑齐,错过成就历史超级班底。
外头老说华北野战军不强,归根结底不是兵不行,是体系落后。聂帅搭班底,后方建设爆炸级强度,比谁都稳,前线大兵团作战,现身甩炸弹这种场面还是靠“前线硬汉”。要是萧克徐帅那会全员到岗,华北野战军不说秒变“东野”,至少平津战役都能自己干完,东北野战军完全不用北上救场。历史总是给聪明人留一点遗憾,这条补短板的路也就这样被时间定在解放战争的烟火里。
华北野战军这块,能打的能守的有,黄金搭档缺席的槽点也存在,这样的历史,才最真实。
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