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战争期间,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了五大野战军,以应对各战区的敌军。在广袤的战场上,东北地区则由东北野战军负责,西北地区有西北野战军,华东方面则是华东野战军,而中原和华北地区分别由中原野战军和晋察冀野战军主导。
提到晋察冀野战军,其历经三次组建,每一次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战场形势。第一次的组建发生在1945年11月,紧接着第二次在1946年6月,最终在1947年6月迎来了第三次组建。
在1947年,著名的朱德总司令来到晋察冀军区进行工作指导,对于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作战策略提出了重要意见,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了第三次的野战军构建。这一次重组,杨得志被任命为野战军司令员,罗瑞卿则成为第一政委,杨成武担任第二政委,耿飚负责参谋长的职务,而潘自力则是政治部主任。部队下辖三个纵队,形成了一支 formidable 的战斗力量。
展开剩余62%这五位领导成员,在五大野战军中是最年轻的团队。杨得志在当时只有34岁,罗瑞卿41岁,杨成武33岁,耿飚38岁,而潘自力则是43岁,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仅约为三十七八岁,显示出年轻力量的旺盛。
这五个人中,除了潘自力,其他四人都是红一军团的老战友,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。杨得志与耿飚出身于军事干部,罗瑞卿与杨成武则是来自于政治工作岗位。回顾历史,他们都曾参与了红军长征中极其艰难的战斗,包括血战湘江、强渡天险乌江、翻越大渡河、夺取泸定桥和突破腊子口等,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。
在抗战时期,他们在各自的根据地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尽管年纪尚轻,他们在战斗中的经验却异常丰富,指挥能力也日益增强。
在他们的高效指挥下,野战军在正太、青沧、保北三大战役中接连取得胜利,士气空前高涨。然而,此时蒋介石却派遣罗历戎带领第3军,企图从南北方向夹击解放军,试图在战斗中寻求决胜。
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杨得志、杨成武等领导者们决定将战场选择在清风店地区。经过激烈的战斗,他们成功歼灭了敌军1.4万人,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。清风店战役结束后,石家庄守军的兵力减少了一半,晋察冀野战军紧锣密鼓地筹备发起石家庄战役,最终一举消灭敌军2.4万,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。
石家庄战役是晋察冀部队为数不多的城市攻坚战之一,此次胜利彻底拔除了敌军在华北的战略要地,令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形成了一个连成一体的战斗阵线。
到1948年5月,晋冀鲁豫的两大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,晋察冀野战军的番号随之取消。随后,原晋冀鲁豫部队被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一兵团,晋察冀野战军则改为华北军区第二兵团。而在1948年8月,上级又下达指令,让杨成武负责组建第三兵团,进军绥远,以便有效牵制傅作义,同时支援东北野战军的南线作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